住家的自來水可能發生二次污染的原因?
住家的用水設備常因維護不當,導致自來水發生二次污染,常見的二次污染如下:防止用戶內線錯接(混接)造成水質污染。
近來發生自來水用戶混用井水及原使用井水戶(大多為地下工廠)私下由本公司用戶表後接用自來水,致用戶所使用之自來水與污染井水混接,造成自來水用戶被二次污染。本公司為避免用戶內線發生錯(混)接,除於受理新裝落實內線檢查外,並請台灣區水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督促所屬會員不要承接自來水與非自來水系統錯(混)接業務,籲請用戶亦能予以配合。您要如何判斷家中的自來水水質有無問題?
通常您僅能由自來水的外觀、氣味和嘗味來判斷自來水水質,正常的自來水外觀應是澄清無色,聞起來沒有氣味(些微消毒水味是正常現象),喝起來也沒有異味(些微消毒水味是正常現象)。住家的用水設備應如何維護,才能確保自來水水質安全衛生?
用自來水養魚,為什麼魚兒不快樂或死亡?
因為自來水中含有餘氯,某些魚對餘氯非常敏感,用戶可將自來水裝入其他無蓋之容器中靜置數小時,使水中餘氯消失後再換入水族箱中。另外也可以採用活性碳過濾,或添加適量的硫代硫酸鈉(俗稱水波),可於短時間內去除自來水中餘氯。自來水是怎麼處理的?
通常各淨水場的處理流程都是依據水源水質設計,目前採行的處理單元大致如下:自來水煮沸後,有時表面有一層白色漂浮物或有白色鍋垢,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白色漂浮物或鍋垢是水中氫碳酸鹽(俗稱暫時硬度)加熱變成碳酸鈣固體,根據國內外文獻資料,它存在自來水中的濃度對人體健康並無不良影響。有時自來水從水龍頭流出後,看起來像牛乳般的白濁,但靜置一會兒又變成清澈,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輸送自來水至用戶的管線為維持穩定之壓力,須在局部高處設置排(吸)氣閥,在用水量變化太大致壓力與流量不穩時,即可吸入空氣穩壓以避免破管,使得從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夾帶大量的氣泡,外觀看起來白濁,但靜置數秒後,氣泡自然消失變成清澈,與水質無任何關係,請安心飲用。自來水為什麼會有消毒水味?
為確保自來水符合安全衛生,避免發生水媒傳染病,自來水在淨水處理過程均經加氯處理,且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規定之最大限值(0.2~1.0毫克/公升)。對一般人而言,這種濃度的自來水聞起來或喝起來是不會有明顯的味道,只有少數嗅覺或味覺較敏感的人才會感覺到較重的消毒水味,對人體健康並無影響,所以自來水有輕微的消毒水味,表示水質是衛生安全的。常有淨水器推銷員以自來水作電解試驗,誤導民眾認為自來水水質不佳,其原理為何?
您或許遇到過淨水器推銷員拿著一種簡單的電解器放入自來水中,經通電褐後,自來水開始產生黃褐色固體,當這種固體愈來愈多時,自來水就變成紅色渾濁狀,再藉這種現象批評自來水水質不佳以利其推銷淨水器。事實上,這是利用一般大眾對電解現象不了解來達到推銷之目的,因為自來水含有一些電解質(鈉、鈣、鎂等離子),具有導電性,而淨水器推銷員所使用的電解器常利用鐵棒作為陽極,鋁棒作為陰極,當電解器被放入自來水中並通電後,陽極的鐵棒會因電流作用釋放出鐵離子,鐵離子會立即和水反應變成黃(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渾濁物,如將電解器的陽極改換成鋁棒,則會釋放出鋁離子,再與水反應變成乳白色的氫氧化鋁渾濁物。由此可見,電解所產生的渾濁現象並非來自自來水的水質,而是來自電解器陽極所用的材質,請勿受到這種不實的電解實驗誤導。民眾私有水源水質可否請本公司代為檢驗?
非本公司供應之自來水或私人開鑿之井水,本公司無法代驗,請洽民間代檢驗機構檢驗。飲用水中屬於適飲性礦物之總溶解固體量及總硬度超世界標準合宜嗎?
自來水使用及維護小百科